第(2/3)页 书院少年,粗布麻衣,身材瘦小,未到及冠年纪,满头黑发却皆束起,尽显英气,应是南国水土养人的缘故,眉清目秀,一双重瞳眸子富有灵气。 一长一幼,开始那场传颂千年的对话。 “为何入我儒家。”儒生首先开口 “可救苍生。”少年缓缓说道 “如何救?”儒生又问 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”少年回。 “当如何?”儒生再问。 “众生皆平等,王公贵族能活,黔首百姓亦能活,擅以武乱禁,去民生者,天下共击之;擅以权自专,坏天下民生者,天下共击之。”少年再答。 “可”儒生答道。 那一日,原本风和日丽的赐儿山地界,霎时间天生异象,天雷滚滚,黑云压城,一个声音由远及近,似从太古传来。 “儒家小子,敢尔,速速回头是岸!” 颜渊只是脸色平静,风轻云淡的将腰间未出鞘的佩剑掷出,金鸣剑在空中划过一条长虹直往黑云中心而去。 黑云之中,电闪轰鸣,天雷滚滚,带鞘飞剑在云层中如入水蛟龙,时而停滞,时而飞速掠过,并且不断承受闪电的轰击犹不减势。 依旧似乎是觉得不够,只见白衣儒生又手腕翻转,一把形制普通,看着做工潦草,但是瞧着却古色古香的戒尺出现在他手中。 戒尺看着着实简单,几乎就能看出制作时刀劈斧砍的痕迹,不过上面镌刻的四字倒是苍劲有力。 尺面的四字是,有教无类。 只见那把戒尺从出现一刻,就彷佛自生灵智,绕着颜渊转了一圈,然后直往苍穹而去,霎时间,整个苍穹如被了强行斩出了一线,天地澄澈,再无丝毫异动。 不一会儿,天地复归平静,仿佛之前的天地异象从未发生,赐儿山地界又归清明。 但是,在赐儿山天生异象的同时,远在天下首善之地的太安城却混乱一片,那位高坐龙椅,头戴王冕的男人连下十二道金牌,旨意是——焚书坑儒。 稷下学宫,那幅记录诸子百家各家分别占据天下气数的千里江山图突生大变。 原本法家独大的形势,骤然改变,隐隐有各家平分的趋势。 最终,图卷停止变化,儒家以微弱优势成为图上最大的一家,负责千里江山图的望气士看到最后的结果,脸色平静,不知是喜是忧。 只是口中不住地呢喃, “要变天了。” 白鹿书院,颜渊以一剑定天地,尔后,转头看向身后的少年,那位他新收的弟子,缓缓开口 “曹沫是吧。” “是,”少年回道。 “入我儒家,当修浩然正气,你虚记劳,”颜渊说道。 “弟子谨记”少年答。 浩然天下,地分九州,巫妖大战,两败俱伤,人族当兴。 上苍传法,诸子百家共分浩然正气以练气。 所以修士统称练气士。 练气士共分九品,前三品被称为伐毛境,中三品被称为锻体境,后三品被称为洗髓境,每一品又分上中下三个境界。 而在洗髓境之后,就是传说中的十品止境。 颜渊便是天下少有的九品上,至于步入传说中的十品止境的人,更是少之又少。 传言只有各家老祖中才依稀有几人步入。 修士传承分诸子百家各脉,百家皆修浩然正气,儒家修士衣冠带剑,天然对修炼飞剑有天赋,杀伐之力其余各家难以望其项背。 道家修士在丹鼎,符箓发面造诣颇深。 释家又叫佛家,不擅攻伐,但是守御能力为各家最甚。 阴阳家占卜,五行术法反面颇有造诣,可观前身,可窥未来。 墨家擅工巧制作,擅长炼器。 法家,主刑名,以天地人之间的规则修己寻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