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九章 过去这一年(上)-《华娱之粉墨登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华影公司的代表觉得这不是问题。从1990年到1993年,人民币对米元的官方汇率确实在不断走低,但每年的幅度都控制在0.5%以内。这对于他们来说,是完全可以接受的。

    谁知道,1994年他们还款时,人民币对米元的兑换比例从1:5.762暴跌到了1:8.6187!华影公司借了150万米元,最终还了1376.8万人民币。而且,他们还得承刘芯薇的人情。

    华影公司拿到《小鬼当家》系列的内地发行权后,就把影片交给了魔都电影译制厂进行译制。作为原影片的主演,林轩也受邀参加了译制的工作。

    他一开始以为,译制和配音没有什么区别。到了魔都之后,才知道译制一部电影,远比他想象的复杂。

    一部译制电影,需要经过剧本翻译— 初对— 对口型— 选配音演员— 复对— 实录— 鉴定补戏— 混录八个阶段。译制一部电影,不但需要配音演员的参与,还得有专业的译制导演来把控这个过程。比起配音这个词,译制工作理解为“用本国语言再表演一遍”更为合适。

    魔都电影译制厂的配音人员非常认真,他们对原影片的每一句英文台词都进行了认真的分析、打磨,力争做到每句话都对的上口型。同时,他们还得考虑如何用米国人的腔调来表演翻译打磨后的台词。

    这对林轩来说,也是一个新的体验。适应了几天后,他很快就上手了。作为原影片的演员,他还给译制工作组提了不少有建设性的的意见。在魔都待了了一个多月后,两部电影的译制工作终于完成了。

    《小鬼当家》译制版是1993年5月1日在华国内地上映的。下映时,收获了1300万的票房。这个成绩算是相当不错了,毕竟很多人已经在录像厅看了一遍原影片。

    《小鬼当家2:迷失纽约》译制版的上映日期是1993年7月11日,赶在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发行原影片的录像带前。很多华国群众早就对这部电影翘首以盼了,一时间,原本上座率低迷的电影院,竟出现了人山人海的状况。

    由于另一部重磅电影《霸王别姬》在魔都上映后不到两周就因为某些原因被撤下,整个1993年的暑期,《小鬼当家2:迷失纽约》译制版基本实现了霸屏。相比前者,后者也更适合家长带孩子去看。

    最终的结果是,三个多月的上映期过后,《小鬼当家2:迷失纽约》译制版拿到了3200万票房。按照4块钱一张电影票价计算,观影人次差不多有800万。

    这个成绩,在1993年的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可以排到第二位,仅次于在九月恢复上映的《霸王别姬》。后者断断续续上映了接近半年的时间,斩获了4800万票房。

    1993年,内地的票房统计还是一笔烂账。林轩拿到的数据,也是华影公司内部推测得出的。这种情况要等到1994年第一部海外分账片《亡命天涯》上映后,才有所好转。不过,也仅仅是“有所好转”而已。

    内地的票房再高,林轩也分不到一毛钱。不过,两部电影相继上映后,华国民众对他的喜爱程度更高了。毕竟,又萌又聪明的“林·麦卡利斯特”谁人不爱呢。没错,两部电影的在译制版中,“李·麦卡利斯特”变成了“林·麦卡利斯特”。这是译制导演的主意,反正二者发音差不多,光看演员的口型是根本分辨不出来的。

    1993年7月23日,又一部林轩主演的电影在米国上映了。这部英文名为《Thunderboy:Lin》(雷电之子:林)的影片,开画影院只有413家,上映地区也只有加州、伊利诺伊州、纽约州等地。影片首周的票房是525万米元,其12712米元的单影院收入让二十世纪福克斯决定扩大放映规模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