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天选之子-《华娱之粉墨登场》
第(2/3)页
接着说林轩他爸,林亚生的家庭背景。能在七十年代末就出国留学的人,背景肯定不一般。林轩的爷爷叫林金,堪称一代传奇人物。实际上,林金是林轩爷爷的化名,他本姓黄,江城人,1908年出生,1925年加入了华共党。
1927年,林金19岁时,就已经在江城担任了中央特科交通科长,也就是地下党的通讯负责人。1929年,他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努力,在上海成功搭建华共的第一个秘密无线电台,后来在香江也搭建了一个。
20世纪30年代,林金赴蘇联学习工作,期间发表了著名的学术论文《发信菱形天线》,这篇论文让他被评选为蘇联七位最高无线电专家之一。
建国后,林金一直在邮电系统担任要职,并于1955年被评为华国科学院院士。1957年,他把自己那些年当地下党的经历,写成了电影剧本。上映后,这部电影成为了一代红色经典。
没错,它就是在2021年还进行过4K复映的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!
林金一直对电影很有兴趣。在蘇联的那几年,他还辅修过电影文学,并经常去莫斯科的影院观影。
建国后,除了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外,他还写过其他几个剧本,比较有名的还有《团结起来到明天》。七十年代末,林金从邮电系统离休后,被礼聘到华国影协发挥余热,担任荣誉主席的职务。
八十年代初期,华国为解决领导机构的新老交替问题,设立了一个独特的机构– 华顾委。林金由于资历深厚,也被任命为华顾委委员,继续在华国政坛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。
不过,林亚生和林轩爷爷这几年一直不太对付。事情的起因是,林亚生当年高考想考清华,但林轩爷爷非让他考江大。老爷子觉得,林亚生在帝都出生,没有感受过家乡的氛围,应该趁着上大学的机会去待一段时间。
俩人因此争吵不休,最后林轩爷爷直接替林亚生报了志愿。高考结果出来后,虽然林亚生的分数高出了清华无线电专业10多分,但他也只能去江城大学报道。
后来,林亚生准备回国时,林轩爷爷大概是因为年纪大了的缘故,给林亚生安排了帝都的工作,想让唯一的儿子留在自己身边。正巧,那时江城大学的校长也向林亚生发出了回江大任教的邀请。
林亚生接到邀请后,都没和林轩爷爷商量,就直接同意了。他以22岁的年纪,成为了当时江大最年轻的副教授!据说,林轩爷爷知道这个消息后,气的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紫砂壶都摔了!
不过,林轩出生后,林金的气就消的差不多了。毕竟是嫡亲孙子,他对林轩那是宝贝的不得了。
林轩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?那是因为他之前过年跟他爸妈回帝都,见到了他的小姑,那就是一个奇葩,啥都跟一个三岁小孩说!
林轩爷爷除了林亚生外,还有两个女儿。三个子女都是林轩爷爷的第二任夫人,也就是林轩的奶奶生的。林轩爷爷的第一任夫人在战争年代就牺牲了。建国后,他才在组织的安排下,通过相亲和林轩奶奶认识后结婚的。所以,第一个孩子出生时,林轩爷爷已经40多岁了。
林轩爷爷的第一个孩子叫林亚娟,林亚生的姐姐,林轩的大姑。她1952年出生,现任邮电部下属的华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,年级轻轻的正处级领导。
第(2/3)页